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最新数据,今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涨幅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19年2月以来,时隔19个月再次回到“1时代”。
食品价格仍然是拉动CPI的主要因素,但拉动趋弱。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9%,涨幅较上月缩小3.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缩小1.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具体看,鲜菜、蛋类价格与上月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7.3%;畜肉价格下降0.8%,水产品价格继续回落,环比下降0.9%。与去年同期相比,畜肉、鲜菜、水产品、粮食价格略高,鲜果和蛋类继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鸡肉和鸭肉价格在继8月份出现近三年的首次下降后,在9月继续延续下降趋势,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9.1%和4.7%,降幅分别扩大7.5和3.8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价格在连续三个月上涨后“转跌”,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6%,同比上涨25.5%,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鸡蛋价格同比下降17.7%,降幅扩大5.3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继续回升,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其中,随着文娱消费逐步恢复,观影人数增加,电影票价格上涨4.1%;新学期开学,课外教育及部分民办学校收费有所上涨,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6%。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5.0%和16.6%。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份,各地积极落实好“六稳”“六保”政策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据测算,在9月份1.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