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巴国文化的发祥地,远古巴人血性阳刚;这里是“一县成军”的诞生地,红军精神世代传唱;这里是“川气东送”的战略地,气藏资源冠绝东方;这里还是全国商品牛养殖基地。“蜀宣花牛”和“宣汉黄牛”双星闪耀,形成了“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牛业发展新格局,谱写了牛业发展的绚丽篇章。辉煌牛业耀园区
宣汉,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幅员4271平方公里,人口132万。(这里养牛距今已有2100多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唱响牛经济、狠抓牛产业,按照“种养循环建产业、龙头企业创品牌、三产融合增效益、科研院校作支撑、政府服务搭平台”的工作思路,围绕“一核三区”(一核:蜀宣花牛核心要素;三区:科技创新引领区、种养循环示范区、冷链物流加工区)发展空间布局,突出“五大优势”彰显园区特色。2020年,预计出栏肉牛8521头,园区总产值达6.26亿元。重质量 园区品牌响
“蜀宣花牛”是由宣汉县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历经30余年共同培育的建国以来第六个、黄河以南第一个培育牛新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乳肉性能佳、抗逆特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填补了我国南方无培育牛种的空白,享有“中国南方第一牛”美誉。2016年,宣汉县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蜀宣花牛”获得国家工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宣品天下肉牛”被评为四川首批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川驰牌”牛肉制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并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蜀宣花牛已经成为“川字号”特色金字招牌。重科技 园区支撑强
宣汉县是全省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唯一试点县,常年与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研发创新、品种推广、成果转化应用及种养循环示范。《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蜀宣花牛生产技术》被编录入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制定的蜀宣花牛标准(NY/T 2828-2015),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健全了“首席专家+县级科技特派员+乡镇技术专员+村社技术骨干”四级联动的科技服务体系,成立了省畜科院川东分院、宣汉县牛业协会,建立子蜀宣花牛创新创业团队专家工作站,搭建起合作交流平台。目前,已建立蜀宣花牛科技教育示范基地3个,宣汉县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重建设 园区标准高
宣汉县是全省农区养牛规模第一大县,园区所在地大成镇是全国牛业产业强镇。园区龙头企业、专合社、规模养殖农户坚持“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发展模式,建成标准化适度规模牛场11个,年存栏肉牛0.8万余头,宣汉县锦宏牧业有限公司被评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宣汉鸿运养殖场、天成牧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养殖场标准化程度位于全省前列。重循环 园区生态美
宣汉县是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园区养殖场配套田间沼液存贮池、干粪池、沼液运输车、田间沼液输送管网等设施设备,按照“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推行公司化服务消纳利用、工厂化集中加工利用、生物化处理循环利用“三大模式”,建成年产5万吨畜禽粪污有机肥厂1家、粪污循环利用营运公司1家,园区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重融合 园区效益好
扩一产兴二产促三产,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四川佳肴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先进的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1条,研发的灯影牛肉、牛肉干、手撕牛肉等系产品畅销国内外,牛类产品体验馆、特色牛文化餐厅、产品专卖店营销有声有色。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推行财政投入资产收益分红、 “公司+农户” 种养循环收益分红 、“合作社+农户”联合种植效益分红等三大模式,带动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93元。牛业发展,山乡巨变。如今,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开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浪潮催人奋进,宣汉县将继往开来,精准发力,不断做大做强牛园区 ,谱写更加绚丽的牛业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