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9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生猪创新团队在成都召开了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川农业函【2022】530号)对生猪创新团队各岗位进行了考核。团队各岗位专家及考核专家组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调研员陈德全、殷佳丽,省农科院信息所党政办副主任赵剑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生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畜科院副院长何志平研究员主持。省畜牧总站站长舒长斌推广研究员、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阳爱国研究员、省农科院科管处处长张鸿研究员、省农机化发展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小军正高级农艺师、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组成考核专家组,与首席专家、创新团队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起,认真听取了岗位专家的汇报,按照最新管理办法,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产业指导与服务、示范基地服务指导、资金管理、绩效加分五个方面进行了考核评分,十一个岗位评分均在88分以上,顺利通过考核。
2022年度,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各岗位专家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岗位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年度,开展种猪常规性能测定76070头、基因组芯片测定11197头,开展川乡黑猪和丫杈猪的持续选育,测定种猪生长性能816头,示范推广196头川乡黑猪种公猪,达到年可改良种猪4万头,生产优质黑猪80万头的生产能力,为全省种猪选择和质量提升提供科技支撑。本年度,团队获省部级成果奖7项,包括: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特等奖各1项;多位岗位专家及团队成员获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农业大师”、“天府青城计划科技菁英”等称号;发表论文58篇,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7项、企业标准6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5件。团队工作的广度、深度及影响力均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
特别是在现代分子选育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将基因组运用于遗传资源挖掘。对资阳市雁江区为主产区的特色地方猪种——伍隍猪遗传资源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和鉴定,群体遗传学与分子进化精准分析表明伍隍猪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猪品种的新遗传资源,顺利通过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二是为生猪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撰写或参与撰写了《关于“9.5”泸定地震农业恢复重建的建议》《全省畜禽种业工作情况汇报》、《关于畜禽种业振兴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乡城县藏猪家系构建报告》等多份调研报告和生产建议,获得了省、市各级领导的批示。三是平台搭建成效显著。主要疫病控制岗位依托动物畜禽抗原抗体检测平台和非洲猪瘟检测第三方兽医实验室,检测主要疫病抗原、抗体检测共计12047份,为生猪疫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猪肉加工与安全控制岗位,组建四川省预制菜川菜研究院(中心),获得四川省食品饮料协会批示,大力推动四川省预制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阿坝州黑水县,甘孜州新龙县、乡城县、稻城县、九龙县、得荣县,凉山州昭觉县、喜德县、普格县,巴中市平昌县,通过开展“县—院”合作、驻村帮扶、产业调研、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为当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与会专家领导充分肯定了创新团队对我省生猪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并勉励生猪创新团队再接再厉,强化团队建设,充分开展合作,进一步与国家团队协作、与企业合作,在发展川猪产业现代化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