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眉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2020年四川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农业强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希望四川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如何盯住抓、抓到底,把蓝图变为“施工图”?如何继续擦亮“金字招牌”?代表委员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关键词
规划
规划先行,科学引领,发展特色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规划”。
规划先行,也是2018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第一次将“坚持规划先行”单列为一大部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工作。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以科学的规划来引领科学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都需要科学规划。”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小松认为,四川要发展特色产业,应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以县、乡为单位,确定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种、特色产地,统筹开展养殖、加工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发展产业,前提是要把规划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村委会主任余绍容介绍,村里正借助县乡力量完善好规划,准备发展绿色种养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让群众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持续高质量脱贫攻坚,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互联网+农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说得非常好!乡村振兴,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很兴奋。
温江区是全国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全能试点区(市、县)之一,正在积极开展土地“三权”分治试点。陶勋花说,几年前村民宅基地就完成了确权,但证书却躺在箱子里睡大觉。去年以来,岷江村把河滩地、多余的宅基地等闲置资源盘活,瞄准“周末经济”打造帐篷酒店,房价最高3000多元一晚,村民多了一条增收途径。“接下来我们还要打造桂香九坊,盘活更多的闲置资源。”
政府工作报告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建设优质基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以通威打造的“渔光一体”基地为例,建设优质基地,可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成片集中改造,可使单位面积的产出成倍提升,提高经营者收入水平,也能确保并提升农产品质量,形成足够的产品竞争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发展“互联网+农业”。在全国人大代表、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看来,这是借助互联网摸清市场需求,再以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供农产品的新模式,“必要且紧迫”。
关键词
人才
培养新型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乡村振兴,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主力军。人才如何引来、留住?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建议,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出台政策鼓励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重返“三农”领域;政府、涉农企业携手,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型农民、农技员。
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介绍,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响亮提出“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从教育培训、资格准入、生产扶持、社会保障、风险防控、退休养老作出一系列成体系的要求,并开展试点探索经验,不断让农民由身份变职业,不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助推产业兴旺,应有健全的金融机制。”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说。本月,好彩头在巴中市的魔芋基地就将下种,至年底农民亩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魔芋基地预计三年达到十万亩,投资达10亿元,“没有银行资金的支持,这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