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识别、量身配餐、智能防疫……一头猪有几十个智能机器“伺候” 点点手机“猪事”搞定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4-20
分享到:

粮猪安天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生猪大省湖南,养猪业智能化升级迎来“风口”。

近日,记者来到湖南省智能化养猪示范基地——永州新湘农格瑞农业有限公司,探访养猪新技术。

在该公司智慧猪场,一系列高科技完全颠覆了大家的想象。猪场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各种信息高效融合,数字化决策替代人工操控,在一个生态平台上,形成整合竞争力。

智慧猪场,科技为本。猪场的温度、湿度、通风等,一切为了让猪舒适自在;母猪、仔猪、育肥猪配套不同的营养餐,量体重决定喂食量……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几十个智能机器“伺候”,全程数据化管理,待遇堪比大熊猫。

智慧养猪,乐在其中。一个饲养员管几千头猪,点点手机,“猪事”搞定。

场景一 刷臀识别“数字”养猪

在母猪舍,只见一台方形AI机器人在猪栏上方轨道运行,时不时转动“眼睛”。

“机器人正在监测猪的臀形变化,判断它是否到了最佳配种期。”永州新湘农格瑞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荣国说。

记者看到,饲养员点点手机,摄像头便扫一遍猪栏,显示屏就读出猪的数量和每头猪的重量。

摄像头对准一头猪再次一扫,仅几秒钟,臀形是否圆润健美、背膘是否达两指厚,这些关键指标数据上传至中控管理系统,对照各项指标打分,这一猪种的生产性能便一目了然。

“相较人工测量,机器人更高效,准确率更高。”雷荣国说,巡检机器人配备了3D双目摄像头、远程测温仪、环控测试仪等设备,视力、嗅觉比人还敏锐。

更令记者称奇的是,当猪“入住”猪舍时,摄像头扫一下猪的面部,就录好了猪的相关信息,形成识别码,内含猪的编号、品种、采食计划、健康情况等信息,好比人的身份证。

“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猪的面部也能识别。”雷荣国介绍,机器人在猪场“学习”一段时间,为猪拍摄照片和视频,熟悉它们的面部以及花纹等特征,并建立数据库,利用AI算法,就可以自动识别出这是哪一头猪。

雷荣国说,不仅让每头猪拥有自己的识别码,传感器等各类设备24小时在线,还自动记录猪的重量、体温、进食量等信息,数据上传云端,这就叫“数字”养猪。

场景二 量身配餐“公平”进食

“智慧养猪”还体现在猪的进食上。每头猪量身配餐,“吃什么、吃多少”都有标准。

记者看到,每栋猪舍都有序排列着白色漏斗形状的“食盒”,绿色电子显示屏闪烁着饲料量、猪的重量等数据。

“这是饲喂机器人,猪场出勤率最高的‘工作员’。”雷荣国说。

喂料是整个猪场中最大的工程,是个脏活累活,传统养殖,饲养员通常把同一栏猪的饲料倒在同一个槽里,猪一哄而上,凭力气“抢食吃”,导致同一栏猪出栏时生长不均衡。

相比之下,自动饲喂“公平”得多。记者看到,猪场建有饲料塔和自动送料线,每个猪栏安装一个饲喂器,每头猪有自己专属的“饭碗”。

自动饲喂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根据猪的不同生长周期、身体状况等条件,通过人工智能估算猪的重量,计算并调整下料量。饲养员仅需点点手机,送料线便将饲料精准分流到食盒,饲喂量精准到克。

“智能配餐,每头猪该吃多少吃多少。”雷荣国说。

记者问:如果猪没有吃饱怎么办?“AI机器人可以感知。”雷荣国说,摄像头对每头猪进行监测,发现猪没吃饱闹情绪,系统便会自动增加投料。

据介绍,该公司年出栏种猪约5万头。采用自动饲喂,同一栏猪出栏时体重差可缩小到5%以内,猪的体型更匀称;每头猪节约饲料15%,企业一年至少增收500万元。

场景三 “五星宾馆”智能防疫

有高科技加持,猪犹如住进“五星宾馆”。记者看到,猪产房安静又温馨。在装有地暖的单间栏舍里,母猪和猪宝宝睡得正酣。

每个猪舍安装有大量传感器、采集器等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包括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空气温湿度等。同时,联动控制通风机、取暖设备、除湿机、开窗机、清粪设备等,保证猪舍维持符合猪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

雷荣国介绍,基于物联网、智能感知等技术,再搭配饲喂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养猪实现智能化,平均4个人就能养1万头猪。

而猪场的生物安全,靠的是五级智能防控。

记者看到,猪场设有待检区、一级隔离点、二级隔离点、门卫隔离点、生活区等5个分区,每个环节消杀严苛。

“员工从预备进班到走进猪舍工作,要历时3天,过5道关,洗7个澡。”雷荣国说。

每道关卡设有生物安全AI智能系统,运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对人员进出、车辆洗消全流程进行数字化监管。在五级智能防控系统监管下,猪场堵住各种疫病入侵,确保每头猪舒服、健康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