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的展望——动物遗传育种思想及实践

栏目: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0-08-26

在未来,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到达新高度,很多人类需要的产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计生产。那么,人类需要的畜产品是养殖场生产出来的还是工厂合成出来的呢?生命是可以被设计生产出来的吗?

现在,人们对动物遗传育种定义是:在遗传学理论的基础上,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立足点是“人”,即根据人的需求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动物遗传育种也有两个限制条件:技术方法和物种的多样性,前者给育种工作者提供研究和决策手段,后者是育种工作的基础素材和前提。所以,动物遗传育种科研工作是与时俱进的,一方面要遵循“人”这一主体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借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但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概况:为人类提供健康、优质、低耗的畜产品。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十分慷慨大方的。人们从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中搜寻到一个优良品种,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对某些性状进行改良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形成有特定生产方向的畜禽品种,比如高产奶牛以及肉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的更新自己对动物遗传背景的认知,又根据新的认知,研发新的技术方法,提高品种改良的速度。在过去以及现代育种学发展以来,我们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进行育种工作,培育符合市场需要的畜禽品种。

   

QQ图片20200826160835.png


动物育种是一件长期的、细致的、系统的工作,品种改良和选育提高往往需要数十年持续不断的坚持。但自从DNA双螺旋结构被解密以来,分子生物技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进步,从分子标记到功能基因到组学测序,读取生命的密码似乎变的简单起来;动物繁殖技术也有了划时代的进步,从精子性别分离到核移植到体细胞克隆,一切似乎都触手可及。

QQ图片20200826160902.png

 

然而,生物体是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最初,人们认识到DNARNA和蛋白质,但他们到动物表型的关系仍然是待解之谜,接着又发现DNA的修饰、RNA的表达、及各种小分子RNA的调控等等,这些不断的新发现一次次的提醒人们,生物体的复杂网络结构。

当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还有正在快速发展的其他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不仅为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治疗疾病、克服物种缺陷等带来了光明,它可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新药物、新产品。

QQ图片20200826160923.png


但是这些技术也面临着争议和挑战。他们一方面为“完美生命”的出现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却因为伦理和未知的负面影响而不被接受。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人们顾虑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但我们应当秉持的理念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都首先应当符合人类和自然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不应该成为某类生命体的优先权。

    未来某一天,生命的密码可能会被完整解读,改变生物某些特质的技术手段也会突破各种限制,创造一个设计出来的新品种也许不会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只要人们还需要畜产品作为食物,那它就不会是生物工厂生产出来的流水线的产物。动物遗传育种工作一直在与时俱进,不论是否了解生命的秘密,都是利用自然界给予的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细致、详细的性能测定和系统的规划,不断优化这些“资源配置”,以达到人们所需。遗传变异可以是天然生成的,也可以是人为诱导的,但是,他们是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且具有可以持续繁衍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的平衡持续发展。